第一次认识Lana Del Rey是在报章上的乐评栏目。由于当时不太听美国歌曲因此没有多留意。据说,Lana的经纪公司对外捏造她的一段过去,宣称她曾经深受酗酒问题困扰,从小就活在没有爱的环境里。似乎要以此树立她的知名度。
对于这点,官方一直没有站出来澄清。圈内人一致认为,一个刚出道的女歌手为何会那么坦然的承认自己一段黑暗的过去,必定事有蹊跷。
后来人们发现,Lana在2009年曾经以原名Elizabeth Grant出道,发了三首歌曲,可惜无法一举成名。谣言指出她被经纪公司送去整容,接着以新的形象出道。消息一出,震惊四方。
可是,问题在于……她的歌太好听了,毋庸置疑。
我深深为Lana感到悲哀。暂且不论他的身世故事的真实性,一个女孩为了实现自己的歌手梦,以最真实的身份去演出时,众人没有买单。最后,她选择了接受公司的安排,重新捏造一个身份。
这就是我们的社会,看不上平凡的外表,又受不了别人的亮丽包装。
在眩目的娱乐界,除了拥有更苗条的身材、更伟大的胸部、更姣好的面容,别无选择。不然根本无立足之地。市场,是的,市场需要的是可以崇拜的偶像,即使看起来不真实也无所谓——人们已经接受自己的平凡,娱乐对于他们不再是真正深入心灵的表演,而是透过别人塑造的形象来满足自己达不到的梦想。
Lana坦白的说‘我的新名字是制作团队构想出来的’。我觉得很好,这歌手很诚实。对啊,消费者们,你以为时下的明星都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吗?这是个资本主义的时代。
尤其是韩国,人家为了使韩流持续,把出道艺人当作职员来‘培训’。选择涉足娱乐界的人起初都是怀有梦想的,可是一跌入这个深渊,你除了继续走下去,迷失……根本没有其他的选项。很有可能,一个艺人是不顾家人反对坚持去‘实现梦想’,无论如何都要创出一番天地;一个艺人或许倾尽钱财只因他还相信逐梦不是童话——为了成名,必须忍受初期的折磨与不堪;为了温饱,不得不违背自己的原则去接一些根本不想参与的演出……
社会对个人的指责太残酷了。我明白了,一个个体会拥有empathy and sympathy,但是成为一个群体后就只会盲目的跟着一种论调走,而且最离谱的是,那论调是错误的。
有可能是当个体习惯了社会的样貌,他就会说:社会本是这个样子的。可是社会本不该是这个样子的。
回到Lana身上,有消息指她的父亲是个富豪,家境不好的历史(曾经被迫在停车场露宿)只是故事而已。不得了,消息一出,那社会的99巴仙不安定了,群起攻击——
攻击一个谣言。
某种程度上,艺人很像展示模特。任由别人在身上动刀改造,只为呈现最能够让人YY的一面。这里说到的是Lana,我实在拜倒在她的歌艺下,一会迷人一会娇嫩,诡异的角色互换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。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,她能够存活吗?
如果在英国,她可以做到。但她是美国人,美国人喜欢shiny shiny bling bling的东西。
所以常常觉得美国人失去他们的核心文化,失去了identity。
韩国的娱乐圈也是悲剧的。在酷炫十足的歌舞和轻松搞笑的综艺节目背后,是艺人不尽的心酸。想当年大家批评BigBang大成的样貌很难看时,我难过了很久。
大成的声音是最富有魅力的啊。
想起我一个朋友也特别喜欢Hyun-A,他说“马儿私下是很单纯的孩子”。听着有一种淡淡的哀愁……
(只是弱弱的觉得泫雅很漂亮但舞风有点不雅;她的风格还是超棒的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